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王思越

我们生活在一个永远不可能准确理解,但又不得不有个“合理”解释的世界中。

 
 
 

日志

 
 
 
 

满足感随想-----亦幸福指数   

2009-11-05 17:07:45|  分类: 统计学原理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752140100g30x.html

什么是满足感呢?是不是拥有得多了就有了满足,少了便没有满足?是不是拥有少了可以满足,多了常常不满足?    

在我看,都不是。满足感的怀有量取决于一个人自认为应该拥有的和他实际拥有之间的差值,一般来说,绝对值越趋于零,(但不能是零,零了便麻木了)满足感越强,反之越弱。为什么说绝对值呢?因为这个差值通常是正的,但也可能是负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自认为应该拥有的可以多于他实际拥有的,也可以少于其实际拥有的。前者倒好理解,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拥有这个那个,或者说他追求拥有这个那个,但他实际所有却“拿不出手来,说不出口来”,这样他自然不会满足。救灾“英雄”(你愿意把引号去掉也可以)尹春龙的落寞是一个非常好的注脚。而后者怎么讲?一个人实际所得超过了他所期待的,他也不会满足,而且超过得越多,他越不满足?对,正是这样。比如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的普通家庭中了头奖500万,你说这个家庭会怎么用这笔钱呢?根据不同家庭的门风或生活背景,通常会有这么几种可能:存起来;花了;捐了。当然,这三种方式可能交叉,或有善于抬杠的人儿说还有第四种方式:投资。......其实我们很容易看出来,不管是存起来还是花了还是捐了或是交叉,他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寻求一种超离感,在不自觉地试图回归到没有中奖之前的常态生活当中,让失衡的心重新找回平衡。这500万或许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刹那的欣喜,但欣喜之后呢?恐怕更多的是惶恐,担忧乃至歇斯底里。满足感?对他来说,转瞬即逝了。我们再想,如果是一个人均年收入达1000000甚至10000000的家庭中了500万,那又会是怎样呢?或许,尚会有一时间的满足感吧。  

  正定是一个县,但拥有国际小商品市场,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隆兴寺,赵云庙,荣国府和姣好的发展前景;北京是首都,拥有很多的国际大小商品市场,很多的训练基地,很多的寺,很多的庙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你说说,是正定人满足感强,还是北京人满足感强?在我看来,是正定人满足感强,他们拥有的,稍稍超过了期许,但也并不是那么过分。别忘了,正定以前是正定府,石家庄只是它的一片儿属地。所以,那个绝对值因为所得似乎不搭调而增大,又因为其古时的辉煌而被拉小,于是,正定人便获得了适足的满足感。而北京,我想不用过多解释,这里的人(显然,这里所说的人,包括刚才所说的正定人,都是作为一个集体<a collective concept>而言,也就是说,正定人是一个人,北京人是另外一个人)充其量会有些搞笑而可怜的自豪感,满足感则谈不上,因为在这里,绝对值为零。它所拥有的,是被冷冰冰地赋予的,是无多可圈可点的。就好像一只羊不会因为拥有密匝的绒毛而满足(但也许会自豪),一头猪不会因为拥有硕大的肚皮而满足(但也许会骄傲)。但如果哪天北京被宣布为世界首都了,大概会激发京腔儿京味儿十足的人儿们些许的满足感吧。因为,那个绝对值已经不是零了。

  不管是对两个家庭满足感的述说也好,还是两地人满足感的对比也好,指向其实都是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不过由于个体特点太丰富,难以把握,所以选择了两个集体。这样,每个人便可以在这集体中多少寻得自己一些的影子了。

  一个人应该获得适足的满足感。前面提到过平衡,其实满足感就是一种平衡感,俗语叫幸福指数。人只有内心怀有一种平衡,才能在他的“领地”上自信达观地生活,才能闲庭信步,笑面沉浮。所以,一个人应该努力去获得适足的满足感。理论上是不难的,即让自我期待的和实际拥有的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趋于很小但又不为零。这可以通过对决定此差值的两个因素进行适时适量的调整而达到,而对于一个个体人而言,第一决定因素(自我所期待的)的调整权限显然要比第二决定因素(实际拥有的)的调整权限大。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心灵历程当中,都包含着对这两个因素因时因地的调适,都是一个学习、提高这种调适力的过程。

我知道,“积极”的人倾向调整第二个因素,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追求得到更多,完成满足感的建立,但由于调整权限小,他们的行动付出要多;“消极”的人倾向调整第一个因素,也就是说,他们通过降低所求,满意于所有,完成满足感的建立,由于调整权限大,他们的行动付出要少。但不管是“积极”的人还是“消极”的人,他们的心灵付出都是很多的。所以这两种人便无所谓孰优孰劣了。我希望这“积极”的人和“消极”的人不要陷入你“世俗”你“慵懒”的争闹bickering)当中,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怀着一颗尊重、平坦的心去理解和接受其他心灵诉求异于己的人。

 自然,有的人早慧,有的人晚成,但在我们心灵田野的布置上,我们无需过多地去关照他人,我们只是安静地耕耘,不时也可以去证得与他人的一些交感,除此之外,无他外交。我们所追求的状态是:以一颗充满满足感的心,去投入纷繁的俗世;于在俗世奋斗的过程中,完成对我们心灵田野的布置。我希望看到文章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心理失衡的时刻,想起这里出现过的“绝对值”说,能够试着遵循着这个原理去调整一下那两个决定因素。我希望你在愤懑的时候,在压抑的时候,在憋屈的时候,在无告的时候,在失望的时候,在绝望的时候......在任何的你心灵失衡的时候,能够至少强迫自己尝试着去调整,在这些长在我们心灵田野上的毒草发毒之前,将它们拨除。

这个原理当中飘荡着非常奇妙的美。就像人的血液循环与四季的轮换与星球的运转相通一样,我们的原理与微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水与拂飞柳絮、吹动纤叶的微风亦是相通的。我们的绝对值必须是微微浮动着的,才是有效的。因此她是美丽的,她不能一动不动,化了零去。就像湖水倘若一动不动,那水便会引人疑是死水,赏客必弃它而去;井水倘若一动不动,又怎能勾起人们想起那汩汩翻滚的泉井之甘之如饴时那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呢?风倘若一动不动,那不是炎热天气或巨大灾难的兆象吗?自然,我们的绝对值亦不能无限窜飞。就像腾空的湖水和凛冽的劲风绝对不会让人舒适一样。  

  由此可见,平衡之美,充溢于我们的原理之间。我们在求取她的帮助的时候,要怀着一颗求美、审美之心;我们在受着她的帮助的泽被的时候,要怀着一颗敬畏、欢喜之心。

    愿每个人都能求得平衡,获得圆满。

  评论这张
 
阅读(51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